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教育 > 正文内容

有一种失败的教育,是孩子越来越不尊重父母

有一种失败的教育,是孩子越来越不尊重父母

许多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反映这样一个问题:

“我的孩子不尊重我。”

年龄小的孩子,一个不高兴就对父母撒气、发脾气、甚至拳脚相加;

大一点的孩子,父母跟他说话常常被无视、回怼,沟通困难;

经常对父母冷漠、顶嘴、吵架;对父母讲的道理、建议不屑一顾······

这让许多家长着实委屈:我这么爱孩子,为他付出那么多,为什么还换不来孩子对我基本的尊重?

其实,问题不在孩子身上,恰恰出在父母身上。

每个孩子一生下来,都是深爱着父母、尊重、信任着父母的。

之所以会变得不尊重父母,是父母错误的养育方式和不被孩子认可的一言一行导致的结果,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教育的失败。

什么样的父母,会让孩子越来越不尊重呢?

有一种失败的教育,是孩子越来越不尊重父母 第1张

一、无原则溺爱孩子的父母

有一种父母,是能够把心都掏给孩子,却换不来孩子的尊重。

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没有规矩来规范孩子的言行,给孩子各种特殊待遇,倾尽所有给孩子创造快乐、舒适、没有一点不适的环境。

最终,孩子地位越来越高,父母却越来越卑微。

这样一种溺爱和过度保护,不会让孩子记得父母的爱和付出,而是认为自己是全世界的中心,可以呼风唤雨;想要什么必须有什么,否则就是别人的错。

这类孩子,大都自私霸道,心中没有他人,又怎么可能会尊重别人。

曾看过这样的新闻:

江苏一个12岁的小男孩,弄坏了茶馆里的物品,想让妈妈替他偿还,妈妈说了他两句,孩子当场就对妈妈动起手来,当众死死掐住妈妈的脖子。

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在大街上暴打奶奶,他用腿压着奶奶的头,用脚直接踹奶奶的头和脸,面对路人的指责也是相当不屑,甚至破口大骂。

而令人气愤的是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这个奶奶没有说一句话,甚至还护着孙子。

父母需要明确,过度的爱,会造成孩子人格的不健全和性格缺陷,对孩子自身成长是一种伤害。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从中体会到失望感和挫折感,这是他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

家长不能因为舍不得孩子难过、受挫而无条件满足他的任何需求,应当引导孩子在挫折中学习,认识和调节情绪,让孩子渐渐明白自己并非无所不能、可以随心所欲。

在一些事情上,有必要建立和善而坚定的规矩,让孩子心中有是非观、行为有界限。

有一种失败的教育,是孩子越来越不尊重父母 第2张

孩子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打破婴儿期的“全能自恋”感有一种失败的教育,是孩子越来越不尊重父母,走向人格的健全与成熟。

他也会慢慢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明白别人对自己的付出不是理所当然的,逐渐发展出同理心,懂得尊重他人,学会珍惜、感恩和回馈爱。

二、不尊重孩子的父母

很多做父母的,没有意识到孩子是一个和自己同样平等、独立的个体,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私人物品,可以任由自己安排、想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

这是在思想观念上就走入了误区。

在这种认知下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

忽视、否定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对孩子的需求不重视,不满足;

嘲讽、打击、随意语言攻击、打骂孩子;

承诺孩子的事情说话不算话、出尔反尔;

不能认真地倾听和回答孩子说的话,敷衍、不耐烦;

包办孩子的一切,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控制孩子······

很显然,这些方式都违背了孩子自尊、自主、独立的需求,这也是一个健康独立的人格发展最基本的需求。

有一种失败的教育,是孩子越来越不尊重父母 第3张

尊重是相互的,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缺少对孩子的尊重,亲子关系差,孩子必然也不会尊重父母。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发现许多孩子到了青春期,明显变得爱顶撞父母、不把父母放在眼里,甚至动手。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在那个年龄段,自我意识增强,心理上渴望独立和更多自由空间、思想上又经常陷入迷惘。

当家长不了解孩子的这些心理特点时,就会觉得孩子没有以前听话,总是故意跟自己“作对”。

如果这时家长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好好地和孩子交流、理解他,还是简单粗暴地用父母的权威“镇压”孩子,那么亲子之间矛盾只会越来越多、距离越来越远。

于是父母失去了孩子的尊重和信任,教育就随之失去效用。

不管孩子在哪个阶段,最需要的都是父母的尊重、接纳、理解和欣赏。

当父母发现孩子不尊重自己的时候,恰恰是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学会尊重孩子的时候。

把孩子看做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来对待,懂得倾听孩子的感受、理解他的情绪和想法;

认真、有耐心地听他说话并积极回应,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更了解孩子;

不管发生什么,好好地和孩子沟通,控制好自己情绪,不随意辱骂、责罚孩子;

不控制孩子,安全和原则范围内允许孩子自己做选择和决定,随着年龄的成长适当放手,给他足够的成长空间。

有一种失败的教育,是孩子越来越不尊重父母 第4张

有一种失败的教育,是孩子越来越不尊重父母 第5张

三、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的父母

还记得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在作文中写道:

“我妈妈什么事也做不好,一天到晚光知道玩儿,还天天叫累。

和我一起玩的同学,小青的妈妈会开车,她不会;小林的妈妈会陪着小林一起打乒乓球,她不会……

我觉得我的妈妈就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

小小年纪的孩子,会说出这样的话,嫌弃父母,固然是存在问题的。

但作为家长,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给孩子做一个正面的榜样?有没有过好自己的生活?有没有在努力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莫言曾说:

“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甚至我觉得身教重于言传。

你生活在这个家庭里面,你的长辈,你的亲人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他人,我想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然而很多家长,总是用双重标准来要求孩子和自己:

孩子不许看电视玩手机有一种失败的教育,是孩子越来越不尊重父母,自己却天天追剧打游戏刷短视频;孩子必须早睡早起,自己却可以熬夜睡到日上三竿;孩子要爱阅读爱看书,自己却从来不摸书不学习······

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却理直气壮地要求孩子,必然是不能让孩子信服的,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

有一种失败的教育,是孩子越来越不尊重父母 第6张

还有一些家长,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未完成的心愿,非要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去完成:

自己小时候没条件学乐器,就让孩子苦练钢琴、舞蹈,多才多艺;自己学习不好,就整天逼着孩子考第一考名校······

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做的事情却不符合逻辑,经不起推敲。

我想,真正能够赢得孩子尊重和信任的父母,一定是努力做好自己,用一言一行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可以在关键时刻给孩子有效指导。

有了孩子之后,不代表家长就可以把自己人生未完成的课题,都安放在孩子身上,或者交由孩子去完成,那是不对的,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课题。

有了孩子,家长更加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断努力提升自我、经营好生活,给孩子传递勤劳、积极向上、坚强、不放弃等优秀的品质,而不是散漫、懒惰、消极、爱抱怨。

诚如李安导演所说:

“我做了父亲,做了人家的先生,并不代表说,我就很自然地可以得到他们的尊敬,你每天还是要来赚他们的尊敬,这个是让我不懈怠的一个原因。”

与大家共勉。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

微信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ID:)周一至周五,每天推送一篇原创文章,致力于为家长提供专业、实用的育儿知识和理念。

加入微信交流群:************ ,请猛戳这里→点击入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事通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shbaishi.com/post/7148.html

分享给朋友:

“有一种失败的教育,是孩子越来越不尊重父母” 的相关文章

亲子朗诵会:提升孩子语言表达与情感抒发

亲子朗诵会:提升孩子语言表达与情感抒发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语言表达与情感抒发是两项至关重要的能力。而亲子朗诵会,作为一种独特而富有意义的活动,正逐渐成为提升孩子这两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径。亲子朗诵会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语言表达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孩子们可以大声地朗读各种文学作品,从经典的诗歌到优美的散文,从富有哲理的寓言到生动的故事。通过...

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这些挫折可能来自学习上的挑战、与同伴的冲突、家庭环境的变化等。而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如同为他们打造一把坚韧的保护伞,让他们在面对风雨时能够从容不迫。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要让孩子认识到挫折是生活的常态。我们不能总是把孩子保护在...

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如同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智慧之门,让他们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世界中能够脱颖而出。创新思维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和引导来逐步发展。家庭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充满鼓励和支持的家庭氛围,能够让...

正确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

正确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在幼儿园、学校还是家庭中,孩子们之间的相处难免会出现摩擦和争吵。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些矛盾冲突,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智慧。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往往源于一些小事,比如争抢玩具、争夺注意力、意见不合等。...

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团队合作精神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品质。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在学校和社会中更好地与他人相处,还能培养他们的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应该从孩子年幼时开始。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学会合作。比如,在家庭活动中,让...

亲子潜水体验:探索神秘海底世界

亲子潜水体验:探索神秘海底世界

在这个充满奇幻与未知的世界里,有一种体验能够让亲子关系更加深厚,那就是亲子潜水。当父母与孩子一同潜入神秘的海底世界,共同探索那些五彩斑斓的生物和绚丽多彩的珊瑚礁时,他们将共同创造出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潜水,作为一项独特的运动,不仅能够让人们欣赏到海底的美景,还能够培养人们的勇气、耐心和团队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