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概念、类型、性质和特点
1、第二章旅游的概念、类型、性质和特点学习内容:第一节旅游的概念第二节旅游的类型第三节旅游的性质第四节旅游的特点 第一节旅游的概念旅游的概念及概念分析各种概念的共识本书中旅游的定义现代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一、旅游的概念(一)早期的旅游定义(二)旅游学者及研究机构和旅游组织对旅游的定义(一)早期的旅游定义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1811年出版的牛津词典中,将其解释为离家远行,又回到家里,在此期间参观游览一个或几个地方。 1927年,在德国以蒙根罗特为代表出版的国家科学词典中将旅游定义为:狭义的理解是那些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或文化的需求旅游的概念、类型、性质和特点,或个人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
2、的交往。1981年,我国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旅游的解释是:旅行游览。旅游学者及研究机构和旅游组织对旅游的定义两类定义概念性(理论性)定义( ):从理论抽象出发而下的定义。(要反应出所定义事物的本质性的东西,简明、扼要、全面。)技术性定义( ):人们出于某些工作例如统计工作的需要而对旅游作出的比较具体的定义。 概念1: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is the sum of
3、na and from the and stay of non- in so far that they dont lead to and are not with any . 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Krapf)于1942年在其合著的普通旅游学纲要中提出,后来在20世纪70年代又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 of
4、in )采用。 强调: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二者的影响)-综合性非定居者-异地性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居留暂时性不赚钱的活动非就业性问题:如何界定赚钱还是不赚钱 工作?会议?商务洽谈? 概念2旅游是人们离开他平时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某地的旅行和在该地逗留期间的各种活动。 1972年由英国萨里大学学者伯卡特、梅特利克提出。概念3旅游是人们出于日常上下班工作以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其居家所在地,到某个或某些地方旅行的行动和活动。 由美国参议院研究小组提出概念4.旅游是人的运动旅游需要的特征有哪些,是市场的运动而非一项产业的运动,总之,是流动人口对接待地区及其居民的影响。英国旅游局前执行主任里考瑞什提出 (
5、三)综合起来,有关旅游的定义在以下几方面取得共识: 体现旅游的综合性 体现旅游的异地性 体现旅游的暂时性 体现旅游的非就业性 (四)对艾斯特定义的进一步说明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1.旅行和暂时居留都是旅游吗?2.如何界定赚钱还是不赚钱工作?会议?商务洽谈?以工商事务及出席会议为代表的差旅性旅行是否纳入旅游范畴中? 以下几方面原因:商务旅游中包含消遣性旅游 任何旅游目的地也不会将差旅性旅游和消遣性旅游的收入分开计算权威性国际机构公认应纳入 (五)基于以上对旅游定义的全面分析,我们给出的定义是:旅游是人们出于移
6、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长住地前往异地的旅行和暂时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李天元主编南开版教材47页)案例: 分析下列哪一个属于旅游?A张先生乘船到温州,上午九点到,上岸后先后跑了几个服装、鞋帽市场进货, 忙到傍晚,又赶晚班船回上海。上了船之后,他才有工夫凭窗眺望落日景色B李教授应邀到四川成都参加三星堆文化遗迹学术研讨会,三天内除了参观遗迹展览馆、开会、整理资料,几乎足不出户,第四天一早就匆忙飞回上海C小王一行三人,利用暑假,参加上海青年旅行社的旅游团到成都、乐山、峨眉山转了一圈,看了 杜甫草堂、武侯祠、青羊宫,登上峨眉金顶看到了难得一见的佛光,参观了乐山大佛,
7、还到沙湾参观了 郭沫若故居。虽然只有短短一周,至今回想起来仍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二、现代旅游活动构成要素(三体)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媒体旅游业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讨论:旅游活动有哪些类型?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 按地理范围: 国内旅游 国际旅游按旅游目的: 观光旅游、保健旅游、会议旅游、宗教旅游、购物旅游、求知旅游(民俗旅游、考古旅游等) 猎奇旅游按费用来源: 自费旅游、公费旅游、奖励旅游按组织形式: 团体旅游 散客旅游按计价方式: 包价旅游 非包价旅游按年龄特征 :儿童旅游 青年旅游 老年旅游 按交通方式: 航空旅游 铁路旅游 汽车旅游 游船旅游 一、按旅游
8、目的划分(一) 消遣旅游:以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包括观光、度假、探险等。(二) 事务旅游: 包括商务、公务、会议等。(三)个人或家庭事务旅游:探亲旅游、修学旅游等(一) 消遣旅游 1、观光旅游:以参观、欣赏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为主要目的和游览内容的旅游消费活动。它是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旅游活动类型。 特点:第一,旅游范围广,按一定旅游路线沿途观光。第二,适应性强。不分年龄、职业、身份都适宜。第三,此种旅游形式与经济消费的关联性差。消遣旅游2、度假旅游:以度假和休闲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旅游消费活动。或利用假期进行休养和消遣的旅游活动方式。特点:第一,度假地点相对固定,活动范围不大。第二,强
9、调休息。第三,重复性较高。第四,对娱乐设施要求较高。消遣旅游3、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的一种以生态景观欣赏和体验为内容的自然旅游活动,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特点:第一,旅游者是那些对环境保护有高度责任感的人。第二,活动规模较小,不需要太高的资金投入。第三,必须对旅游地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第四,必须配备高素质的导游宝天曼生态自然保护区宝天曼生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400公顷,其中核心区3150公顷,该保护区是中原地带唯一保存完整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生态区。区内植物有2911种,占河南省植物总数的80,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29种,是河南省珍
10、稀植物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内的动物物种十分丰富。有陆栖脊椎动物201种,金钱豹、斑羚、大鲵、黑鹳、金雕等25种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宝天曼共有昆虫300多种,仅蝶类就有160种,占河南蝶类总数的80%以上。我国蝶类除环蝶科外,黑脉金斑蝶、花蚬蝶等种类在此均有分布。蜻蜓有50种,隶属于13科,占河南蜻蜓种类的50%以上。 杜鹃岭合欢瀑千亩野生黄花菜玉龙潭化石尖(二) 事务旅游 1、商务旅游:以经商为目的、将商业经营与旅行游览结合起来的旅游活动。特点:第一,旅游频率高。第二,消费水平高。第三,对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要求高。事务旅游2、公务旅游:政府人员因公出访在公务之余进行的参观游览
11、活动。特点:第一,多采取团体形式。第二,专业行强。事务旅游3、会议旅游:以组织、参加会议为主要目的,并提供参观游览服务的一种旅游活动。特点:第一,消费水平高。第二,停留时间长。第三,计划性强。第四,对接待设施和服务要求高。(三)个人或家庭事务旅游1、探亲旅游2、修学旅游二、按地理范围划分(一)国内旅游(二)国际旅游(一)国内旅游公民在本国国境范围内的旅游活动,不属于所在国居民的长驻(1年以上)外国人在所在国进行的旅游活动。国内旅游一般情况下,国内旅游的发展先于国际旅游。但中国例外。在当今全世界旅游活动中,国内旅游一直占据极大的比重。(二)国际旅游 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去访
12、问的旅游活动。包括国际来访的入境旅游和本国居民出境旅游两种情况。入境旅游:一般指外国公民到本国的旅游活动,又可分为过夜与不过夜的一日游两种情况。出境旅游:一般指本国公民到他国的旅游活动,又可分为过夜与不过夜的一日游两种情况。二、国际旅游 过夜旅游 入境旅游 不过夜旅游的一日游国际旅游 过夜旅游 出境旅游 不过夜旅游的一日游(三)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的比较 是否跨越国界(最根本的差别)消费程度停留时间便利程度 经济作用 三、按组织形式团体旅游散客旅游1、旅游散客:自行安排旅游行程,零星现付各项旅游费用的旅游消费者。 2、旅游团队:通过旅行社或旅游服务中介机构,采取支付综合包价或部分包价的方式,有组
13、织按预定行程计划进行旅游消费活动的旅游者群体。讨论:参加旅行社旅游团队的好处 有哪些?参加旅行社旅游团队的好处 1.方便2.顺利3.经济4.导游 5.安全 6.售后服务四、其他划分:(二)按计价方式:包价旅游、非包价旅游(三)按费用来源:自费、公费、奖励(四)按旅游距离:远程、中程、近程旅游(五)按旅行方式:航空、铁路、汽车、海上、徒步、骑车等(六)按活动内容:观光、考古、探险、宗教、种族、文化等(七)按旅游资源特征:风景名胜、城市、海滩、山地、温泉、冰川等(八)按享受程度:豪华、标准、经济(九)按旅游要求的特殊性:特种旅游(如自驾车、攀岩、潜水、滑翔、登山、漂流、科考、探险等)、专项旅游(为
14、社会、经济、文化、科研、修学、宗教、保健、节庆等某一专门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如高科技农业观光、生态农庄、观鸟旅游、户外摄影等)附:国家旅游局的划分观光旅游 tour 度假旅游 tour 专项旅游 tour 会议旅游 tour 奖励旅游 特种旅游 tour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一、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反映旅游活动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旅游活动又是一种文化现象 旅游活动还带有经济活动的色彩 旅游活动是一项涉及政治的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旅
15、游活动最突出的特征:不同地区间的人员流动,例如节假日的大规模人群流动。家庭中只要收入达到一定水平都把旅游作为主要的活动 。就消遣旅游而言,旅游是闲暇时间进行的活动。文化现象游客自觉或不自觉,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东道社会的文化。同时,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也会以自己表现出来的本国文化影响东道社会的居民。经济现象谢彦君:旅游的真谛是通过经济手段完成的审美活动。经济与审美对于旅游来说,就好比人的灵魂与衣服,没有灵魂的人只是个衣架子,但有灵魂的人没有衣服也万万走不出去。旅游过程的吃住行游娱购没有一项不建设到经济活动的,都与经济密不可分。经济上可以平衡进出口贸易。政治现象(1)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出境旅游实现的
16、前提;(2)稳定的政治环境是发展旅游的又一前提。(3)旅游作为交往活动,可以改善国家的政治关系,增进国际间了解,消除偏见和误解,从而缓解或消除国际矛盾。二、旅游活动的性质现代旅游活动是一项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特点总结旅游活动特点的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认识所总结出来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加深对旅游活动的了解,从而有助于指导旅游经营和旅游管理的实际工作。 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特点 一、普及性 二持续性 三地理集中性 四季节性 一、普及性大众旅游(Mass )奖励旅游( )社会旅游(
17、 )(一)大众旅游(Mass )所谓大众旅游,通常有其双重含义: 大众性大众型大众性大众性是指大众化旅游或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旅游度假已经不再是少数特权阶级所独享,而是已发展成为普通大众人人享有的权利。 大众型大众旅游的另一层含义则是大众型旅游,主要是指旅游者在旅行社的组织和安排下,借助各类有关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按照预定的时间、线路和活动内容,以大规模集体活动形式,有计划地完成全程旅游活动。 (二)奖励旅游( )奖励旅游与传统的物质、金钱奖励比, 1、时效更长 2、激励面更广奖励旅游
18、所产生的激励作用远比传统的金钱和物质奖励的刺激效果要好得多,因为: 奖励旅游活动的开展一般都由本公司的头面人物出面作陪,这对于受奖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殊荣;奖励旅游的目的地都经过特别挑选,一般为人们自己不大容易前往的地方;奖励旅游的活动内容往往由有关旅游企业采用量身定制的做法进行特别组织和安排;在奖励旅游活动期间,本公司的高级首脑通常都会专门抽出半天或一天的时间,亲自组织受奖者共商本公司的发展大计。奖励旅游不仅客观上会使受奖者感到受赏识,能使其体验到公司主人翁之感,同时对那些非受奖者也能起到激励作用。 因此,奖励旅游作为一种激励手段此后愈加为各种组织所效仿,不但在实业界中是如此旅游的概念、类型、性质和特点,其他非营利组织乃至
19、政府机构对那些成绩突出的工作人员,也都越来越多地采用了这种奖励办法。现在,奖励旅游已经形成为一块含金量很高的高级旅游市场,并且其市场规模仍在继续增大。目前世界各地都有一批旅游企业专门经营这一市场。 (三)社会旅游( )对收入过低的贫困家庭,由国家、地方政府、工作单位、工会或户主所属的其他组织团体提供资助或补助的办法组织他们外出旅游。注意与大众旅游区别大众旅游大众性:大众性是指大众化旅游或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大众型:现代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所形成的以有组织的团体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或旅游活动开展形式。 旅游活动普及化发展
20、趋势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旅游需要的特征有哪些,外出旅游度假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一种奢侈性消费。但很多国家的情况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参加旅游活动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多,旅游活动不断普及的发展趋势也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二发展的持续性自20世纪50年代起,全世界旅游(包括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活动的发展持续不衰。以国际旅游为例,虽然由于受暂时性的能源危机或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个别年份的国际旅游人次略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持续发展上升的。 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次及消费额增长情况 年份 国际旅游人次(百万) 国际旅游消费(亿美元) 1950 25.3 21.00 1960 69.3 68.
21、67 1970 159.7 179.00 1980 284.8 1023.72 1985 332.9 1081.00 1990 458.0 2550.00 1995 566.0 3932.80 2000 697.5 4758.00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持续上升趋势只是针对整个世界的旅游活动发展的总体情况而言,并非所有地区或所有国家的旅游活动发展情况都是如此。 但是所有这些并未能阻止全世界旅游人次持续增长的总步伐。因为一个地区因局部变故而导致的来访游客减少,可能会为另一地区接待游客数量的增加所弥补。国际旅游人次的下降也可能会由国内旅游人次的上升所代替。 三地理集中性虽然现代旅游者的活动范围可以说几乎
22、是无处不到,但他们的旅游活动绝不是平均或大致平均地分布在地球表面的各个地方。恰恰相反,他们的活动往往相对集中于某些地区或国家,甚至相对集中于某些区域乃至某些景点。三地理集中性1、世界旅游地区格局不均衡。2、国家内部旅游活动呈现集中性。3、同一城市也存在旅游集中性。 1、世界旅游地区格局不均衡。近些年来,全世界每年大约有6亿多人次的国际旅游。实践表明,旅游者的活动开展并非平均地分散于世界各地,而是往往集中于某些地区。 各地区国际旅游接待量在全球总量中的份额(%)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1998 全球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欧洲 66.4 72
23、.5 70.5 66.0 62.6 60.0 美洲 29.6 24.1 23.0 21.3 20.4 19.3东亚太 0.8 1.0 3.0 7.3 11.4 13.6 非洲 2.1 1.1 1.5 2.5 3.3 3.9 中东 0.9 1.0 1.4 2.1 1.6 2.4 南亚 0.2 0.3 0.6 0.8 0.7 0.8上述情况表明,从全世界国际旅游活动的地区分布格局来看,现代旅游活动突出地表现有地理集中性的特点。 2、国家内部旅游活动呈现集中性具体到某一个国家,旅游活动在该国各省(州、郡)及各城市间的分布情况,同样也呈现出地理集中性这一特点。 2、同一城市也存在旅游集中性即使是在同一
24、个旅游城市中,旅游者往往集中访问某些区域。 例如,到我国大陆来旅游的海外游客也不是平均分散到各个省市去活动,而是沿着他们所希望的旅游线路到他们所希望的地区去旅游。 在1995年,接待海外来华旅游者数量超过20万人次的城市有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杭州、珠海、西安、昆明、桂林、泉州、中山、苏州、厦门、南京、天津等15个。另外,还有沈阳等13个城市各自接待量都超过10万人次。这28个主要旅游城市该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1 30476万人次,占该年全国接待海外旅游者总量的755。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各城市的海外游客接待量以及排位顺序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是不论怎样变化,各城市间的接待量差距不可避免地依然存在。
25、这种热点与冷点城市(或地区)接待量之差别,无疑也都反映出旅游活动的地理集中性特点。3、同一城市也存在旅游集中性。如果我们把观察的地域范围进一步缩小,同样还会发现,即使是在同一个旅游城市中,旅游者往往集中访问某些区域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启发:了解和认识旅游活动的地理集中性特点,无论是对于微观层次上的旅游企业经营,还是对于宏观层次上的旅游规划与管理旅游需要的特征有哪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季节性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不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地理集中性的特点,在时间分布上也往往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这种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衡特点被称之为旅游活动的季节性。旅游季节分类:旺季(High )平季(
26、r )淡季(Low )讨论:如何克服旅游业的季节性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管理部门来说,来访旅游需求的季节性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重大问题。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地一直都在想方设法,特别是通过旅游规划和市场营销工作,努力去减小季节性的程度和影响。 五、各国政府在其中所起的推动作用赚取外汇发展速度快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国家在世界上的形象可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第五节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一、旅游人数、来访人数、出访人数二、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三、人均停留天数思考题:1、什么是旅游,怎样理解旅游的定义?3、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有何不同?4、按照旅游目的不同,旅游活动可划分成哪些类型?5、旅游活动有何特点,认识这些特点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