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教育 > 正文内容

学佛其实很简单,就是学会觉知自己,醒过来看自己

学佛其实很简单,就是学会觉知自己,醒过来看自己

修行的第一个阶段是:一定要学会觉知自己!

学佛其实很简单,就是学会觉知自己,醒过来看自己 第1张

一旦开始觉知自己,就会感知到身、感知到心。一般人是有身忘了身、有心忘了心。一旦觉知自己,心就醒了。有身学佛其实很简单,就是学会觉知自己,醒过来看自己,能够感知身的存在;有心,能够感知心的存在。无论它们是苦是乐、是好是坏,都可以知道。

一旦感知到身和心,就能够开发智慧了。开发智慧就是学习和了解身与心的实相。如果身体消失了,怎么可能看见身的实相呢?如果心消失了,冲进了念头的世界学佛其实很简单,就是学会觉知自己,醒过来看自己,怎么可能知道心的实相呢?那样想要看到实相,是毫无可能的。修行的原理就是如此简单。

一个人真的醒来并非易事。醒来了,就会看到身和心的运作。看到了身和心的运作,剩下的就简单了。就像是已经上路了,只要持续走下去,某一天必定会见法(开悟)!但是如果心未醒来,就无法观身与观心,这样始终无法向前迈进,也绝无可能抵达道、果、涅槃!

因此,醒来的状态非常重要。有谁还没有醒来吗?第一次醒来会觉得,出生至今,自己一直是睡着的,根本没有醒过。我们始终处在梦的世界,即使睁着眼也是在做白日梦,晚上则是在睡觉时做梦,总之都是梦!所谓梦,就是心在造作、演绎,在持续地编故事。有时想好的、有时想坏的,梦便是心在“想”而已!当它是睡着了的想,就取名为“梦”。如果是醒着的想,则称为“念头”。事实上,都是一回事,状态是类似的。也就是心跑开了、送出去了,在造作与演绎。

学佛其实很简单,就是学会觉知自己,醒过来看自己 第2张

如何摆脱念头的世界或是梦境,而进入醒来的状态呢?如果知道方法,就不难!

心的自然特性就是始终动荡不安,不与自己在一起,只对外面的世界有兴趣!隆布敦称为“心往外送”。心喜欢外面的世界,看到吵架便只留意吵架,跑去看的一刻,便忘了自己,从觉知的世界里掉出来,没有跟有血有肉的自己在一起!比如,听到音乐声、打架声、吵架声或是鸟声等等各种奇怪的声音时,无论是哪一种声音,我们只关心它是什么声音?心跑进声音而忘了自己的身与心!何时心跑开了、离开了,就会忘记身和心。心跑去想的时候,只知道所想的内容而忘了身与心。核心原则就是如此而已!

心跑掉的时候真正的修行:发现纯粹觉知的自由,说明心是杂乱的、有痴迷的。心跑掉了看见佛像,升起信仰或信心,这是善吗?是。但那样的善(业)背后是痴!因此,烦恼习气也可能是善(业)的背景。比如想要离苦,这是烦恼习气吗?也是。可是它会让我们努力修行,修行是善。

学佛其实很简单,就是学会觉知自己,醒过来看自己 第3张

善可以变成不善,不善可以变成善,它们持续在改变。比如看到某人非常可怜,就告诉他某事不能做。一旦他不听,我们就生气了。慈悲和怜悯本是希望别人没有苦,一旦别人不听,慈悲与怜悯就变成生气,心就是变来换去的。

心跑去寻找种种所缘(去看、去听、去想),其背后都是痴在作祟——也就是有散乱藏在背后:

心(它)散乱,才会跑去看,去寻找眼根的所缘——去看东西(色),希望有快乐产生;心(它)散乱,才会跑去寻找耳根的所缘——声音,希望有快乐产生;心(它)散乱,才会跑到意根(心)去思维和造作,希望能够产生快乐。总之,一切都是基于散乱,而散乱就是痴,属于烦恼习气之中“痴家族”的成员。

有痴,就有散乱,心就会跑到眼、耳、鼻、舌、身、意。何时觉性及时地知道心(它)跑了,在觉性升起的瞬间,不善(妄心)便会自动灭掉。知道心跑开的一瞬间,心就不跑了,便会没有刻意地自然安住。

学佛其实很简单,就是学会觉知自己,醒过来看自己 第4张

训练让心醒来的方法是无需强迫的,只要及时地知道心跑掉就可以了——心会跑去眼、耳、鼻、舌、身、意(妄心)。及时地知道,心便能安住。但想要及时地知道六个根门的动静,却并不简单,那是极为繁杂的工作。

我们只要观察一个心(门)就可以。心喜欢到处游走,跑到眼根去看东西(色),此时的烦恼习气并未升起。但是心跑了,烦恼将会借由造作而升起。比如跑去听声音的时候,并没有烦恼产生,听了声音以后继续思维、造作和演绎,烦恼才会出现。因此,心才是真正的核心!禅宗叫舍识用根。

眼、耳、鼻、舌、身与外界接触之后,将信号送给心,然后在心中造作善、恶、好、坏。所以,我们无须同时守护六根,那是浪费时间,而且工作量太大也太辛苦。只要知道心这一门,及时地知道心跑到眼、耳、鼻、舌、身,就可以了。跑了,没关系,及时的知道即可。心在,知道;心(它)跑了,也知道!

心跑了,知道就可以了,但是别阻止它,放任它跑掉,之后再知道,这是修习禅定(三摩地)的秘诀。

很多人修习禅定(三摩地)修得死去活来,心还是无法安住,无法与自己在一起,有的只是紧绷。有精神科医生,他们见过修错之人最后修疯了的。其实,修对的话,是不可能疯的。

现实生活导致很多人已经很紧张了,压力非常大。好不容易有了机会禅修,希望借此缓解情绪,结果由于不会打坐,变成了操控心不让其跑掉、压制心不让其动弹,这让心加倍紧绷与有压力(紧缩与扭曲),结果比以前疯得更加厉害!

学佛其实很简单,就是学会觉知自己,醒过来看自己 第5张

其实无须操控或是压制,只是放手,让心自己工作。跑掉了,知道;跑掉了真正的修行:发现纯粹觉知的自由,知道;跑掉了,知道。记住这个原则就够了!跑掉了,知道;跑掉了,知道;及时的知道心跑掉了,尤其在发生频率最高——跑去“想”的时候。至于跑去看与听,则是次要的。跑去想的发生频率最高。一旦及时地知道心在“想”,就够了。

学佛其实很简单,就是学会觉知自己,醒过来看自己 第6张

如果能够及时地知道心跑去想了,几乎可以整天都在觉知,因为心是一整天都在想的!及时地知道心跑去想了,游走与飘动就会自然灭去。

隆波讲过,心的游离是因为痴的力量——散乱;而觉性升起的刹那,烦恼必然会自动灭去,根本用不着特意去消灭。所以,无须阻止心跑。阻止了,心会更加紧缩与扭曲,觉性也不会升起!心跑了,及时地知道即可。

持续地训练,比如念诵佛陀、佛陀,心跑掉了,知道;或是观呼吸、呼吸,心跑掉了,知道……一旦熟悉了跑掉的状态,心会知道:“哦,跑掉是这个状态。心跑去想原来是这样!”然后,心就会牢记这个状态,一旦再次跑掉,觉性便能够自然升起。这个自然产生的觉性才是真正的觉性!

一旦真正的觉性升起,心便不再游走,而自然的回归本位。根本不用费力或是努力让心归位,当觉性及时地知道心跑了,心将会自动回归。为什么呢?因为不跑了,便自然回家了。觉醒的状态并没有花哨之处,只要知道心跑去“想”了,心就自动变成了知者、觉醒者、喜悦者,而且是自然升起的。因此一定要训练,让心(它)常常看到跑掉的状况。

学佛其实很简单,就是学会觉知自己,醒过来看自己 第7张

选择任何修行方法都可以。称念佛陀可以,观呼吸也可以,做手部动作可以,观腹部起伏也可以。心一跑掉,就及时地知道;心黏着在所缘了,也要及时知道!比如观呼吸时,心跑到呼吸了,知道;心便会自然安住!看见心跑了,无须试图把心拉回来,如果心被强行拉回来,胸口会感到紧与闷。

不需要禁止心的跑动,可以动。观心,及时地知道心,将会产生正定(三摩地)真正的修行:发现纯粹觉知的自由,这被称为“心学”(佛教的三学:戒学、心学与慧学)——也就是持续的学习与了解心。

心跑了,知道,心就会安住。心的安住状态被称为拥有正定(三摩地)。心会成为知者、觉醒者,喜悦者,而不再造作演绎、思东想西、添油加醋、迷失在梦想的世界。

一旦心醒了,我们就可以接下来的工作——禅定。下节再续。

加入微信交流群:************ ,请猛戳这里→点击入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事通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shbaishi.com/post/7794.html

分享给朋友:

“学佛其实很简单,就是学会觉知自己,醒过来看自己” 的相关文章

亲子合唱比赛举办,音乐中传递家庭温暖

亲子合唱比赛举办,音乐中传递家庭温暖

在生活的舞台上,有一种力量如阳光般温暖,如春风般和煦,那便是家庭的温暖。而亲子合唱比赛,就像是一座桥梁,将这种温暖通过音乐的旋律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家庭都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当悠扬的音乐声在比赛现场响起,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有那纯净的歌声在空气中飘荡。孩子们稚嫩的嗓音与...

亲子钓鱼活动:享受宁静时光培养耐心

亲子钓鱼活动:享受宁静时光培养耐心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忙碌于工作、学习和各种琐事,往往忽略了与家人共度的宁静时光。而亲子钓鱼活动,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它既能让我们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又能在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耐心。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湖面上,泛起微微的涟漪,那是大自然为我们奏响的起床曲。带着孩子,背上钓鱼竿,拎着小桶,一起走...

如何在亲子互动中提升孩子情商

如何在亲子互动中提升孩子情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情商的培养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着孩子的人际关系、情绪管理,还对其未来的学业、职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亲子互动,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为提升孩子的情商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注重倾听与理解是亲子互动中提升孩子情商的基础。在与孩子相处时,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

亲子民族服饰制作活动: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亲子民族服饰制作活动: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在当今多元文化的时代,民族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特别举办了一场亲子民族服饰制作活动。这不仅是一次手工制作的体验,更是一次深入民族文化内核的旅程。活动当天,家长们和孩子们早早地来到了活动现场,空气中弥漫着期待的气息。活动现场布置得...

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活动

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活动

孩子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不仅仅关乎个人的发展,更与整个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活动,是培养他们爱心与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理解社会,为塑造美好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参与公益活动,让孩子懂得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当孩子们亲眼看到那些身处困境中的人们,如贫困山区的...

如何引导孩子养成阅读习惯

如何引导孩子养成阅读习惯

阅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丰富孩子的知识储备,拓宽孩子的视野,还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和引导。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引导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建议。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营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