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教育 > 正文内容

比故宫还大的王家大院: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admin10小时前亲子教育6

比故宫还大的王家大院:家是一个院比故宫还大的王家大院: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院是半座城

王家大院,坐落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北12公里处的静升镇,素有“华夏民居第一宅”之称。这座历经三百余年修建而成的明清古建筑群,其完整的建筑面积为25万平方米,是北京故宫的1.6倍。

清朝末年王家大院怎么没有人住,王家大院历经战乱饥荒,静升王氏亦家道中落,王家后人不得已将祖宅部分变卖。即便如此,现留存的高家崖与红门堡共计4.5万平方米院落仍能看出王家曾经的繁荣。

比故宫还大的王家大院: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第1张

历史上,位于王家大院西侧的红门堡建筑群,依山就势建造宅邸,由西向东依序扩建,逐渐发展成现在的规模。不同年代的建筑相邻而建,大小院落随形生变。从高处俯瞰,一条南北向的主街,将建筑群划分为左右两部分,三条东西向的横巷将88座院落分为四排,横向通道与中间纵向的干道形成了一个“王”字。王家大院的整体规划和细节设计,都彰显了这个大家族世代绵延的精神血脉。

比故宫还大的王家大院: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第2张

红门堡东侧一桥相连的高家崖,由敦厚宅与凝瑞居组成,是王家第十七代孙王汝聪、王汝成两兄弟一同建造的宅邸,始建于嘉庆元年,历时十六年建造完成。哥哥王汝聪官拜正五品刑部山东司郎,其住宅层楼叠院,气势宏伟,显示出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

宅院采用了“下窑上房”的建房营造技术,形成了一层砖窑与二层木结构房屋的巧妙结合,完美体现了“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三要素。院内宅邸格局继承了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能提供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起居功能一应俱全。

比故宫还大的王家大院: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第3张

今年78岁的王儒杰是王家的第22代孙,他的父辈还曾在红门堡中生活过。1994年,王家大院作为景区重新对外开放。王儒杰发现,当时景区讲解员讲解的王家历史和他所知道的有很大的差距,便找到了当时的馆长,提议由自己来整理家族的历史,并以此为契机把王家的族谱修出来。当时的馆长虽然不觉得王儒杰能一个人把这些事情完成,但也支持了他的想法。

此后,王儒杰便开始收集资料,很快就整理完成了一本准确记录王氏家族事件的宣讲范本,提供给大院景区的导游。自此,王儒杰便开始了对王家族谱的续修工作。2003年,退休后的王儒杰被聘请到大院,成为了景区的民俗顾问。

比故宫还大的王家大院: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第4张

比故宫还大的王家大院: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第5张

关于王家族谱的变迁,可以追溯到1933年。当时,时局动荡,王家人四处逃难,原本二十本的老版族谱不便于携带。王柏雪两兄弟从老族谱里删去了没有后代的族人,将其简化为一本,叫作《王氏家族要览》,分发给当时的王家人。而老版族谱,终因战乱遗失。

后来,王儒杰的父亲从南京回到山西后,闲暇串门时,在邻居家发现了一套编著于乾隆五十四年的全本王氏族谱,便花了三斗麦子将其买下,并保存至今。这两本族谱也成了王儒杰续修族谱的重要依据。

王儒杰说:“我1999年修谱的时候,正好那些人还在世。虽然上面没有他们的名字,但是《王氏家族要览》上有他的父亲和爷爷的名字,这样我就上下相连上了。自打我开始修族谱以后,全国各地的宗亲认识了很多。哈尔滨的王书平老先生和我接触以后,给我提供了一些历史资料。”

如今,经过王儒杰的寻访整理,王家族谱上新增全球各地的王氏后代两千余人,记录着王姓28世数万人的生平。

王儒杰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对家族延续、族谱规整并没有什么执念,反倒是年纪大了,一天天穿行在这祖辈留下来的一砖一瓦之间,总觉得自己有一种使命王家大院怎么没有人住,要在有生之年把王家的族谱重新续上,让这个显赫一时的家族,不仅仅停留在过去。

比故宫还大的王家大院: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第6张

王家大院之所以能被称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保存并修复了大量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的“三雕”作品。“三雕”是木雕、石雕、砖雕的统称,其题材繁多、内容丰富,有人物故事、珍禽瑞兽、符图器皿等。雕刻技艺多种多样,如高浮雕、浅浮雕、圆雕、透雕等技法在王家大院的“三雕”作品中尽数体现。

比故宫还大的王家大院: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第7张

任清文是王家大院“三雕”艺术的非遗传承人。2001年,任清文和他的师父被请到王家大院,参与大院为时三年的修复。那时候的任清文,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匠人。之后,因为细致用心以及对传统“三雕”手艺的喜爱,任清文被留聘,专门从事王家大院古建“三雕”的维修保护工作。二十年来,在任清文的努力下,许多艺术价值高、却破损严重的古代砖雕、石雕精品比故宫还大的王家大院: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任清文说,他喜欢王家大院的这些“三雕”作品,把它们当作“不会说话的老师”。在这里,他既能学习古人的聪明智慧,又能学习他们的艺术风格。

比故宫还大的王家大院: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第8张

虽然这些年任清文带过不少徒弟,但是现在和他一起守护王家大院的徒弟却只剩一人了。任清文说:“为了传承,我还想教些徒弟。现在大院给我安排了一个徒弟,我希望把这雕刻的文化传承下去。”

比故宫还大的王家大院: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第9张

“地上文物看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山西省坐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稳居全国第一。以王家大院为代表的山西古建筑,不仅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也激发了一位年轻人的创作灵感。

诸葛清嘉是山西省浮山县诸葛村的一位年轻画家,他用手中的钢笔为家乡的古建筑“留影”。在他笔下王家大院怎么没有人住,黑白的线条将中国传统建筑的古朴厚重与现代艺术的奇思灵动巧妙结合,在互联网上收获了一片好评。

比故宫还大的王家大院: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第10张

《尺璧寸阴》是诸葛清嘉以王家大院为主题创作的一幅钢笔画作品。诸葛清嘉觉得,王家大院规模宏大,又是依山而建,房屋层层叠叠,种类丰富。院中的瓦当、滴水,还有木雕、砖雕之类最基础的古建筑元素非常有吸引力。

比故宫还大的王家大院: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第11张

2021年,山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秋汛。每当看到有古建筑在暴雨中受损的新闻,诸葛清嘉总是难掩心中的遗憾。他说:“这次我们山西这些古建筑受损之后,才让好多人都知道我们山西有很多这样的高古时期的古建,虽然因此让更多人了解了山西古建,但是这个方式确实是有一点伤感。希望今后自己用更多正面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古建筑之美。”

王家大院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从遥远的回忆中走来。后人用匠心和智慧,让伟大的建筑屹立不朽,将流淌的文脉代代传承。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张聪 摄像 汪洋 李响 编辑 沈佩佩)

加入微信交流群:************ ,请猛戳这里→点击入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事通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shbaishi.com/post/8407.html

分享给朋友:

“比故宫还大的王家大院: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的相关文章

亲子烹饪活动走进社区,家庭厨房变身教育课堂

亲子烹饪活动走进社区,家庭厨房变身教育课堂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家庭与社区的联系愈发紧密,而亲子活动作为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拓展。亲子烹饪活动走进社区,将家庭厨房变身教育课堂,便是这样一种富有意义且充满乐趣的尝试。当亲子烹饪活动踏入社区的那一刻,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温暖与互动的大门。社区的公共空间瞬间充满了...

亲子编织活动:传承手工技艺培养细心

亲子编织活动:传承手工技艺培养细心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那些传统的手工技艺。这些技艺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情感,是我们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些技艺,我们特别举办了一场亲子编织活动。编织,作为一种古老的手工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远古时代的草编到现代的各种编织品,编织艺术不断发...

亲子帆船体验:在风浪中锻炼亲子意志

亲子帆船体验:在风浪中锻炼亲子意志

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常常渴望与家人一起寻找那份宁静与挑战。而亲子帆船体验,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它不仅能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感受海洋的魅力,更能在风浪中锻炼亲子的意志,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当我们踏上帆船,迎着海风,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开阔起来。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们...

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如同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智慧之门,让他们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世界中能够脱颖而出。创新思维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和引导来逐步发展。家庭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充满鼓励和支持的家庭氛围,能够让...

重视孩子的艺术素养培养

重视孩子的艺术素养培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艺术素养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能够丰富孩子内心世界、培养创造力、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力量。艺术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在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中,孩子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不受常规思维的限制。他们可以用色彩描绘出心中的奇幻世界,用音符奏响...

亲子民族服饰制作活动: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亲子民族服饰制作活动: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在当今多元文化的时代,民族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特别举办了一场亲子民族服饰制作活动。这不仅是一次手工制作的体验,更是一次深入民族文化内核的旅程。活动当天,家长们和孩子们早早地来到了活动现场,空气中弥漫着期待的气息。活动现场布置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