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开始癌变,不是看肚子疼不疼!医生:若有3个症状,快去就诊
胃部开始癌变,不是看肚子疼不疼!医生:若有3个症状,快去就诊
老张今年刚退休,打算和老伴出去旅游散散心。可没想到,刚走第一站,他就因为“胃不舒服”匆匆回了家。
起初他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忍忍就过去了。可几天过去,胃胀、反酸、没胃口的毛病越来越明显,连体重都掉了好几斤。家人劝他去医院看看,他却摆手说:“哪有这么严重,没疼,能是啥大毛病?”
但谁也没想到,一查竟是胃癌早期。
很多人对胃癌有误解,总觉得“胃疼才是问题”,但实际上,早期胃癌往往并不疼。等到真疼了,往往已经不是早期了。
胃癌不是“疼”出来的,早期可能悄无声息
很多人把“疼”当成唯一的警报器,觉得不疼就不用担心。但医学上早已明确,早期胃癌并不会引起明显疼痛。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确诊前,根本没有任何胃部症状。
为什么会这样?胃黏膜没有痛觉神经,只有当癌细胞侵犯到胃壁深层甚至穿透时,才会引发疼痛。等到那时候,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
所以,别等“疼”了才重视,以下这三个症状才是更早的“预警信号”。
若有这3个表现,千万别拖,尽早就诊
1.食欲减退、饭量变小,还经常恶心反酸
不少人以为自己是“消化不良”胃隐隐作痛是胃癌吗,但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一两周以上,尤其是突然吃不下饭、稍微吃点就饱、老是反酸,那就要警惕了。
这是因为胃部黏膜可能已经出现了病变,胃排空功能变差,食物在胃里停留过久,才导致反酸、恶心。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指出,胃癌早期的常见症状就是类似“胃炎”或“消化不良”,容易被忽视。
2.体重明显下降,脸色发黄、没精神
如果你最近没有刻意减肥,但体重却掉得很快,同时伴有面色萎黄、乏力、犯困等表现,就要小心了。
肿瘤生长会大量消耗身体营养,还可能导致慢性出血,久而久之就出现贫血、体重下降等症状。
尤其是老年人,如果一个月瘦了3-5公斤,胃口还差,那就不能拖,一定要去医院查查。
3.大便颜色发黑,甚至隐约带血
胃癌常常会导致胃黏膜出血,但这种出血常是隐匿性的,不容易被察觉。唯一的线索,可能就是大便颜色变黑。
如果你的大便突然变得像沥青一样黑,还伴有恶心、乏力,那很可能是胃部出血在作怪。即使不是癌症,也可能是胃溃疡或其他严重疾病。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40万人被确诊为胃癌,其中六成以上发现时已是晚期,而这类“黑便”就是很多人忽视的信号。
胃癌越来越年轻化,别再觉得“癌症是老年病”
很多人觉得胃癌是老年人才得的病,但现实却是——年轻人患胃癌的比例正在悄悄上升。
据《中华肿瘤杂志》统计,近年来30-50岁人群胃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甚至有不少30岁不到的患者被确诊为中晚期胃癌。
这和现代人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高盐饮食、爱吃烧烤、暴饮暴食等坏习惯密切相关。
特别是年轻人喜欢点外卖、吃夜宵、喝酒应酬,加上工作压力大,一熬就是一整夜,胃长年累月受损,自然容易出问题。
胃癌并不是“突然得上的病”,它是一步步发展来的
胃癌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医学上称为:
慢性胃炎 → 萎缩性胃炎 → 肠化生 → 异型增生 → 胃癌
这个过程可能持续5到10年,只要在中间任何一个阶段及时干预,就有可能防止癌变。
所以,定期检查才是关键。
如果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胃病、家族中有人得过胃癌,或者是40岁以上的高风险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别等到有症状才查。
幽门螺杆菌:胃癌的“幕后黑手”
你可能听说过一种细菌——幽门螺杆菌(HP),它是目前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I类致癌物,也就是说,它是明确会导致癌症的。
研究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胃癌风险是未感染者的3~6倍。而我国60%以上的胃癌患者,都检测出幽门螺杆菌阳性。
更可怕的是,这东西传染性强,共餐、共用餐具都有可能被传染。
好消息是,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简单的呼气检测或粪便检测查出来,而且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彻底根除。
如果你查出来阳性,一定要尽早治疗胃隐隐作痛是胃癌吗胃部开始癌变,不是看肚子疼不疼!医生:若有3个症状,快去就诊,别“拖着不管”。
医生提醒:这3类人更该查胃镜,别心存侥幸
1.40岁以上有胃病史的人
年龄是胃癌的重要风险因素,40岁以后,胃黏膜修复能力下降,建议做一次胃镜,建立“胃部档案”。
2.家族中有人得过胃癌
胃癌有一定家族聚集性,如果父母、兄弟姐妹中有人得过,风险比常人高出2~3倍。
3.长期胃胀、胃痛、反酸、黑便的人
不管你多年轻,只要这些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就建议去做胃镜排查,别等到“没得治”才后悔。
胃癌早期没症状胃部开始癌变,不是看肚子疼不疼!医生:若有3个症状,快去就诊,靠的是你对身体的敏感
别再等“疼了再看”,“不疼”不代表“没病”。胃癌早期越早发现,5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但一旦拖到晚期,这一数字就会掉到不到30%。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没胃口、瘦得快、大便黑、容易疲劳,哪怕只是“感觉不太对劲”,也请不要犹豫,早点去医院查一查。
你以为是“小毛病”胃隐隐作痛是胃癌吗,可能是身体在拼命提醒你:我真的撑不住了。
参考资料:
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癌症统计年报(202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年版)》
胃癌早诊早治项目专家组. 《胃癌高风险人群筛查共识意见(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