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暴跌”有啥情况?症状与危害大起底别错过
血糖“暴跌”有啥情况?症状与危害大起底别错过
血糖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能量来源,当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时,身体就会拉响“警报”。了解血糖低的症状及危害,有助于我们及时察觉身体异常,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保障身体健康。接下来,就详细为大家介绍相关内容。
一、血糖低的症状表现
(一)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当血糖降低时,交感神经会首先感知并兴奋起来,引发一系列症状。早期可能会出现心慌、手抖的情况,就像心里揣了只小兔子,手也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这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刺激心脏和肌肉。同时,会伴有出汗增多的现象,即使处于安静状态,也可能额头、手心等部位冒出冷汗。还会产生强烈的饥饿感,胃部空空如也,仿佛怎么都填不饱,这种饥饿感与正常饥饿不同,更为急切且难以缓解。部分人还会出现面色苍白的症状,脸部失去往日的红润,看起来气色不佳。
(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如果血糖持续降低,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就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感觉脑袋昏沉沉的,像被重物压着低血糖的表现和处理,思维也变得迟缓,注意力难以集中。随着低血糖的加重,还会出现嗜睡、精神不集中,甚至意识模糊的情况,整个人恍恍惚惚,对外界的反应变得迟钝。严重时,可能会发生抽搐、昏迷,这对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需要立即进行救治。
二、血糖低的危害
(一)对大脑的危害
大脑几乎完全依赖血糖作为能量来源,低血糖对大脑的损害尤为严重。当血糖水平持续偏低时,大脑无法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会受到影响。长期反复的低血糖发作,可能导致大脑神经细胞损伤,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如果低血糖昏迷持续时间过长,还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导致智力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二)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低血糖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的负担。对于本身就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低血糖发作时,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来维持身体的血液循环,这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严重心血管事件。而且,低血糖还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三)对其他系统的危害
低血糖还会对身体的其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干扰营养物质的摄入和吸收。对于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来说,频繁的低血糖发作可能影响身体和智力的正常发育。此外血糖“暴跌”有啥情况?症状与危害大起底别错过,长期处于低血糖状态,还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使人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引发各种感染性疾病。
三、不同人群低血糖的特殊情况
(一)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胰岛素或降糖药物使用不当、饮食不规律、运动量过大等原因,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且,部分糖尿病患者在长期高血糖的刺激下,身体对低血糖的感知变得不敏感,即使血糖已经很低,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低血糖的表现和处理,这种情况被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更加危险,因为患者可能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陷入严重低血糖昏迷。
(二)孕妇
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的代谢发生变化,对血糖的需求增加,同时胎儿也会从母体摄取葡萄糖,因此更容易出现低血糖。孕期低血糖不仅会影响孕妇自身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如导致胎儿发育迟缓、早产、甚至死胎等。
(三)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下降,且常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在服用多种药物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且低血糖的表现和处理,老年人低血糖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血糖“暴跌”有啥情况?症状与危害大起底别错过,需要格外注意。
血糖低带来的症状多样,从早期的交感神经兴奋反应到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都在提醒我们身体出现了异常。而其危害更是不容小觑,对大脑、心血管系统以及其他身体系统都会造成不良影响,不同人群还存在各自的特殊风险。因此,我们要重视血糖健康,了解低血糖相关知识,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及时采取措施补充糖分,必要时就医治疗,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